区五院为汾湖居民提供优质服务

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  

  2016年1月4日   [ 关闭 ]

区五院为汾湖居民提供优质服务
吴江日报记者  曾凡荣
        自2013年正式营业以来,区第五人民医院(以下简称“区五院”)通过不断加强医院管理,加快人才队伍建设,全面改善医疗服务,持续改进医疗质量,近日,通过了苏州市卫计委的等级医院评审,成功创建成二级综合医院。
        由芦墟中心卫生院脱胎换骨而来的区五院,成立2年多的时间,发生了哪些变化?近日,记者到区五院进行了探访。
骨科从无到有
以前患者都往外送,现在回流
        “全靠您了,好医生,要不然我是好不了了。”86岁的倪万芳老人,12月上旬在五院做髋关节置换手术,目前恢复良好。看到全海祥主任,躺在病床上的倪万芳口中不停地说这感谢的话。
        一旁看护的家属说,“全医生胆大心细。”原来,倪万芳老人还是个直肠癌患者,此前做过手术,另外还患有糖尿病。
        “以前这样的患者,肯定要送外面医院治疗,现在家门口也能治了。”区五院党总支书记沈雪峰说,五院骨科发展起来后,骨科患者开始回流。
        区五院的班底是芦墟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。沈雪峰是原芦墟中心卫生院院长,“以前卫生院没有骨科,卫生院就是给骨伤患者打打石膏。”2013年10月,区五院正式营业时,也没有专门的骨科。
        当时区五院引进了全海祥医生,全海祥和另外三个医生一起,组成了骨科,挂靠在普外科下,另外三个医生以前都没有做过骨科手术。全海祥在区五院做的第一个手术也是一个高龄老人的髋关节置换术。
        在全海祥的带领下,2014年7月,骨科从普外科独立出来,成立专门病区。现在骨科医生从4人增加到11人。“现在每月平均都有20几台手术。”全海祥说,五院骨科除了开展四肢骨折手术外,脊柱类的胸腰椎体骨折手术、复杂的骨盆手术、全髋关节置换术等手术均已开展,手术范围已经达到三级医院技术水平。
急诊科第一时间抢救患者
每天晚上有100多位病人
        急诊科也是区五院成立后的新科室。以前芦墟中心卫生院没有急诊,汾湖急救站120都是把病人往外送,现在有了急诊后,120急救车接到病人,都是先送到区五院。
        沈雪峰说,以前芦墟中心卫生院没有CT设备,对于一些突发病或伤病患者,只能送上级医院。区五院成立后,添置了CT设备,可以对患者进行检查,明确诊断后再处理,为患者抢救争取黄金时间。
        区五院急诊科宋志豪医生举例说,在医院南面的路上发生一起车祸伤,患者送到急诊科后,经CT检查确诊为硬膜外出血,急诊科立即为患者伤处进行止血、脱水等处理,然后迅速转院至上级医院治疗。
        该患者如果送吴江治疗,需要半小时时间,伤处继续出血,患者就有生命危险;直接送到区五院,只需要几分钟,急救医生对患者伤口进行处理后,防止了进一步出血,减少了脑功能损伤,也有利于患者恢复。
        急诊科成立后,除了一些车祸伤外,现在每天晚上都有100多位患者来急诊,而且大多数都集中在后半夜。“来急诊的大都是腹痛或发热的儿童。”宋医生说,有了急诊科,也方便了汾湖群众的夜间就医。
         “二级乙等医院对五院人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,我们的目标是三至五年以后能够创建成功二级甲等医院。” 沈雪峰说,区五院正在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,选出了13位业务骨干,计划通过3年时间,培养出学科带头人。同时,以人才带动科室建设,该院已经将骨科、微创普外科和消化内科作为重点科室,计划打造重点特色专科,为汾湖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