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五院运行平稳有序

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  

  2014年7月12日   [ 关闭 ]

区五院运行平稳有序
来源:吴江日报 作者:本报记者曾凡荣
  日均住院病人从90人次增加到150人次;病区从3个增加到5个;日均门诊量达到1000人……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(以下简称“区五院”)自2013年10月正式启用以来,医院运行正常,发展良好,医疗质量管理、专科建设及医疗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进步,向新老汾湖居民递出了一张民生医疗保障的新名片。
  该院现开放床位234张,从刚开始的3个病区发展到现在的5个病区,现设有内科病区两个,分别是呼吸、老年科病区及心血管、消化病区;外科病区(骨科、普外)、妇产科病区、护理病区。今年下半年该院还计划将外科分设为普外科病区及骨科病区。
  今年4月份经社保批准,医院增设了护理病区,专门收治一些恶性肿瘤晚期患者、骨折医疗期后生活仍不能自理者、老年性痴呆患者、长期卧床不起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。
髋关节置换、骨盆骨折等高难度手术已开展
  “我到这里出差,骨盆骨折,最后我还是选择在这里手术。”来自上海的吴卫飞,本月5日,他在区五院做了手术,恢复良好。
  48岁的吴卫飞是上海崇明人,出差到汾湖维修机器时,不小心和机器撞了下,就近到区五院进行检查,结果是骨盆骨折,要进行手术。该院外科副主任全海洋将手术方案告诉了他。
  吴卫飞第一次到汾湖出差,对这里情况不熟。于是家人把他骨盆的片子拿到上海市立医院,向专家咨询。上海专家说的手术方案,与全海洋说的一致。于是吴卫飞选择了留在区五院手术。
  “医院的硬件和医护人员服务都很好,手术后去拆线,全主任亲自推我下去。”吴卫飞说,这些细节让他很感动。
  “这个手术难度很高,不成功会有生命危险。”全海洋说,骨科除常规四肢骨折的手术外,已经开展了髋关节置换、骨盆骨折等高难度的手术,下一步,骨科已排出一名医生专门进修手足外科,将在手足的肌腱、神经、血管修复方面有新的突破;普外科也积极开展微创的腔镜手术,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,逐步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、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等。
  现在区五院外科每月有20台左右的手术。上海的患者选择留在区五院手术,对于汾湖本地居民来说,家门口有了人民医院,则方便了很多。74岁的陈三宝是北厍人,6月初不幸遭遇车祸膝关节骨折。
  “以前我身体很好,没想到出这个事!”说到自己受伤,已经恢复得差不多的陈三宝,想到车祸还是有点懊恼,“但医生很负责任,手术给我做得很好,还经常来看我。”说到医生的负责,这位老人又笑了出来。
  “北厍有公交车到这里,家里人坐趟公交就到了,都不用转车,很方便。”陈三宝说。
护理病区解家庭烦忧
  “这边4月1日开出来,我们3日就过来了。”家住芦墟的黄建民说,他89岁的母亲中风过3次,今年3月发病后,生活不能自理。
  虽然有护工护理,但黄建民还是一直在医院陪伴母亲。“这里方便。”他说,芦墟过来很近,饭都可以在家里吃。
  “这里设施条件很好,自己随时可以过来看。”家住莘塔的周女士父亲也是中风后半身不遂,大小便失禁。得知区五院开出护理病区后,4月初也让父亲住进了这里。
  据护理病区护士长赵红介绍,目前该病区有14位患者。对于有行动能力的患者,护工会用轮椅推出来走动,双腿能下地的,护工则扶他们出来活动。该病区的护工都经过专业的培训,每人负责6个患者,护工2班倒,24小时给患者提供护理。
  赵红说,目前该病区患者护工费用每月为1000元,伙食费用为每月200元,个人自付的费用每月仅1200元,医疗费用则纳入医保。